白癜风治疗周期 http://m.39.net/disease/a_13319358.html 承前启后、沟通南北 我们知道北方白瓷自隋朝烧成,标志着我国瓷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至唐朝形成南青北白局面。从我国瓷器发展史整体来看,这只不过是一个过渡阶段,最终还是白瓷占据了我国瓷器制品的主流。这里定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邢窑烧制白瓷的传统,另一方面将烧制白瓷的影响扩大到了全国。历史上金人的入侵,定窑技术工匠的南迁,客观上加速了景德镇白瓷烧制技术发展,当然这与景德镇具有烧制上等白瓷的天然条件有着内在必然联系。我们大胆地假设一下,如果当时的汝窑、官窑、钧窑没有停烧,不是定窑工匠而是这些烧青瓷的高手南迁,与当时烧影青的景德镇工匠们和在一起,青瓷的烧制历史一定会比现在更辉煌,然而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等工艺是否能够出现就不得而知了,因为这些工艺都是建立在白瓷基础之上的。 北宋白釉贴花绳纹皮囊壶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北方白瓷的创烧和发展,没有定窑工匠的南迁,景德镇白瓷的出现将会推迟若干年,也很难想象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等工艺何时出现。应该说白瓷的创烧对我国制瓷工艺能发展到今天这样高的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白瓷,为我们提供了一张可以画任何美丽图画的白纸。正是定窑在白瓷的烧制上起到了历史上承前启后、地理上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 北宋绿釉印花花卉纹斗笠碗官民兼烧 目前为止,几乎所有书籍都仍将定窑定位于民窑,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仅仅将定窑定位于民窑尚不够全面,有几个事实有待澄清。首先,从辽墓出土的北宋定窑瓷器的落款中,有署“官”“新官”的器物,这些器物究竟是为北宋宫廷烧制还是由辽宫廷定制还有待研究,显然有“官”或“新官”款的制品不是为民间烧制的。另外,我们知道宫廷认为定窑制品有芒,不宜采用,许多人以此作为依据,认为定窑不曾被宫廷采用,我以为这一结论是不准确的。 北宋酱釉刻花凤头瓶事实上,定窑烧制有芒的器物是从北宋中期以后开始的,在此之前,为宫廷烧瓷的越窑在北宋早期已经开始逐渐衰退,而北宋官窑(包括汴京官窑、汝官窑、钧官窑)只是在后期存在了短短几十年,北宋早期除了越窑和定窑之外,没有其他窑口的瓷器可满足宫廷需求。那么长达多年的北宋宫廷用瓷来自哪个窑口呢?在北宋早期,定窑没有实行覆烧工艺之前,也就是没有“芒”的制品时,曾经提供给宫廷使用应该没有疑问,事实上落有“官”或“新官”款的制品也都集中于五代和北宋早期。此外,如果定窑制品不曾进入宫廷,那么就不会有“有芒,不宜用”之说了。 五代黄釉菊纹盏还有一个事实值得注意,就是在被认为“有芒”之后,定窑对其加以了改进,在有芒的成品口缘进行了金、银、铜镶边,根据镶边的等级,可以看出不会是普通百姓所能使用的。也有可能这些镶边加工就是按宫廷要求由专人加工制作的。上述几个事实都说明定窑曾经为宫廷生产过瓷器,而且时间并不短,可见将定窑简单地定位于民窑恐怕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不符。作者认为,鉴于定窑具有官民双重特性,有必要针对具体制品区分为“官定”和“民定”。“官定”可以是北宋宫廷定烧,也可以是辽宫廷定烧。其实,这与汝窑和钧窑的性质是类似的,行内已经有“官汝”、“官钧”、“民汝”、“民钧”之分可作为借鉴。 北宋黑釉瓜棱壶定位 定窑在烧制颜色釉技术上领先于全国其他窑口,这里再做一点补充,定窑的刻花、划花、印花、镂雕、堆塑、覆烧等技术也是出类拔萃的,可以说不论当时的民窑还是官窑都无法与之比肩。定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中起到了承前启后、沟通南北、开拓创新、官民兼烧的核心与先驱作用,当为诸窑之首。 北宋褐釉印花鱼藻纹斗笠碗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5693.html |